景舟八式紫砂壶名称(永不落幕的景舟八式真品价格表)

   更新时间:   发布时间:   9

关于曼生十八式,我们之前写了很多期,曼生十八式是由清代书画家、篆刻家陈鸿寿设计,紫砂艺人杨彭年、杨凤年兄妹制作的经典紫砂款式,因陈鸿寿字曼生,故名“曼生十八式”。那么,你知道“景舟八式”吗?

景舟八式紫砂壶名称

1、提壁壶

2017年匡时春拍,成交价:1550万

这把壶由顾景舟精心设计(高庄共同参与设计),可谓精心制作、精心修改的“国之瑰宝”,是顾景舟一生中花费精力最多,耗费时间最长、制作工艺最精湛的经典代表作。

此壶以玉璧理念设计制作而成,壶体扁而呈圆柱形,刚中带柔,和谐匀称,提梁把虚实节奏协调,轮廓造型端庄周正。以最简单的点线面表现出紫砂光素器的***韵致。

2011年北京琴岛荣德拍卖,成交价:425.60万

提璧壶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历经长期反复推敲,创作而成。吴山先生编的《中国紫砂辞典》中如是论断:“因壶作提梁,盖面似古代玉璧,故取名“提璧壶”。

2、相明石瓢壶

2015年北京匡时拍卖,成交价:2702.5万

此壶壶底与壶口的大小呈圆锥状,略饱满、圆浑;壶腹则呈现微妙的弧线。相应地,壶嘴、鋬与壶身筒衔接处,琢塑出大的弧度,既好像壶体自然生成,又配合了壶身筒的圆浑,壶嘴和鋬做到了胥出自然,同时又舒展有力。

说到这把相明石瓢,就不得不提这背后的一段故事。

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顾景舟常往来宜兴、上海之间,经铁画轩(民国紫砂史上有名的陶器店铺)主人戴相明介绍认识了江寒汀、唐云、吴湖帆、来楚生等***书画篆刻家,令顾景舟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格调多了不同视野的养分。

为了感谢这些艺术家的青睐和关爱,顾景舟精心制作了五把石瓢壶,戴相明携壶坯,随江寒汀到吴湖帆家中,请为五壶做书画装饰,书画成,由顾景舟亲自镌刻,除自留一把,其余四把慨赠戴相明、江寒汀、唐云、吴湖帆

这五把壶陶、书、画、刻珠联璧合,成就了一段海上文人与一代***顾景舟之间的传奇故事,也是近代史上***标杆性的一次文人壶杰作。

3、双圈壶

2021年江苏十竹斋拍卖,成交价:920.00万

这把双圈壶器身为直筒形,高身筒,俊朗挺拔,三弯流,圈底,平嵌盖,桥钮中置双串环。此壶胎用细润的紫砂泥制作,表层肌理平整光洁,颗粒均匀而又自然。整体造型俊朗挺拔、大气沉稳。

双圈壶为紫砂的传统壶型之一,最早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,流传至今,经各大紫砂名家传承创作,其中最为经典的还属顾景舟所制款。

4、雨露天星提梁壶

2011年北京琴岛荣德拍卖,成交价:761.60万

此壶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,转折处明快流利。提梁及盖的造型设计突出,形成方中有方、方中带圆、圆中含方的构图,充分掌握雕塑与空间关系的美学概念。壶身丰厚扁圆稳住了上半部飞扬的劲势,流则浑厚有力。

5、宝菱壶

2015年江苏和信秋拍,成交价:1,495.00万

壶盖、壶身、圈足三部分的线条因为菱形的分割,虽短却不显琐碎,线条多并不繁复,倒是层次感更强。壶的颈部略挺,抬高了壶身与壶盖的距离,好像有点“隔断”的意思,实际是通过“隔断”总体增加了造型的连贯性,也增加了壶的美感。

菱属于水生草本植物,夏天开白色花。菱花开放时,花瓣如卷成的一圈筋纹,随风而起时,它就像风中的舞者,使人赏心悦目。

以“菱”入壶,将自然界中植物之美巧妙地构思于紫砂壶上,看似柔软而实则内力刚劲,极富中国传统文化意韵。

6、茄段壶

2011年北京匡时秋拍,成交价:747.50万

这款壶为浑圆素朴的茄段造型,淳朴自然,素面素心,大巧若拙。

圆弧形壶盖,壶纽似茄蒂,二弯壶流与耳状壶把以壶身中线呈对称呼应,线条过渡自然流畅,周身光泽温润,非影像器材能诠释,非亲眼目睹不能领略其妙!

把自然界的瓜果蔬菜入壶,一直以来是花货作品创意之源!

茄段壶,圆意中存清高之骨气,内敛中生正直之爽气,通体不着点滴笔墨,仅以造型、材质示人,其光华内敛,令观者叫绝!

7、上新桥壶

2011年中国嘉德秋拍,成交价:517.50万

此壶造型优雅,设计巧妙,线条流畅,层层递进,壶身呈扁圆形,折腹圈足。曲流,环状柄,壶柄上方寸之地一个小小的留给拇指按压的设计,与壶盖又相互呼应。压盖式,桥形钮,盖部及肩部均以凹线分割空间,自上而下观之,有“一环扣一环”水波荡漾之感“,上新桥壶”或由此得名。

虽然上新桥没有西施壶和石瓢壶那么常见,但它也是一代大师顾景舟的经典之作。

江南多水,长河上的斜拉桥、曲拱桥,村前屋后的木桥、石桥、竹桥,这些连接此岸与彼岸的形态各异的纽带,随处可见,这些江南水乡最常见的元素被顾老用在了紫砂壶上,也别有了一番韵味。

8、掇只壶

2016年北京瀚海,成交价:517.50万

此壶质感清雅,温和大气,有着浑圆的壶身,半圆的壶盖,圆钮,线条流畅,比例得当,压盖略微浑厚,点线之间见出魅力,子母线口盖温和严密,骨肉亭匀,简练大方,制作颇见功力。弯流嘴胥出,在端头下压,柔美之姿明显,壶柄略微上抬之后优雅滑落而下,形成一条圆润饱满的弧线,朴雅大方。

掇只壶,为邵大亨所创,《宜兴县志》中提到的“一壶千金,几不可得”说的正是掇只壶。其看起来简单,制作起来,难度却是***的。

顾景舟曾说:“茶壶是喝茶的,是实用的东西......捧起茶壶也是一种享受,要越用越喜欢,越看越高兴才行。”他是这样说的,也真的做到了!

<
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
相关行情
推荐行情
点击排行
浙ICP备2022006665号-5